当前位置:时尚盒>妈咪宝贝>教育>儿童读物>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时尚盒 人气:2.65W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1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2

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上四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一、故事开头,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四十多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

二、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杨佳帅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

刘旭博同学真爱动脑筋;

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3

《平行与相交》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种平面图形及各种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在设计教学时,我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力图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调动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合作、去判断,去分析,去表达,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理解、构建平行与相交的概念,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拉近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一、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

新课标中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主要注重引导他们动手做数学,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借助两支笔代表两条直线摆着可能出现的位置关系,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然后以“分类”为主线,让他们合作交流、小组汇报。当出现了不同分类结果时,就让同学之间互相质疑,互相辩论,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在辩论的过程中引起思维的碰撞,最后辨明道理,达成共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本节课的概念都是在思考辩论的过程中揭示的,融洽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学得很轻松。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质疑、辩论,让学生对平行与相交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找教室里的平行线,然后找操场里的.跑道、双杠、云梯等等,更是学生在活中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与相交”,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音乐课本上的平行与相交等等更是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三、教学难点处理比较到位。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因此,我让学生先找长方体一个面上的两条对边,摸摸它们在的那个面。然后再体会不同平面的边,通过电脑演示,加深认识。当然,由于自身水平的不足,这节课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主要表现在:一、有些地方处理不够细腻,比如说互相平行时,没有在后面加更多的谁是谁的平行线的练习。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没有再让学生展示画法也是遗憾。二、应变能力还需磨练。可能过于紧张的关系,本节课对于预设与生成的处理不够到位,没能很好地把握两者的关系。当出现与预设不同的情况时,被预设缚住了手脚,致使对生成的处理有些主观和急躁,不够大胆、灵活。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4

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好表率。小学生很会看样,他很会关注老师怎么做,我经常听到有学生说“老师说话不算话,答应我们的事自己没有做到”。是啊,教师可能是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疏忽了学生,但这样的事情不能出现太多,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当然也不要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该完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让学生有拖拉的不良学习习惯。

改进措施:

1、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尽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2、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3、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习比较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辅导,鼓励他们,还可以让他们自己找互帮小组,进行比赛学习,激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后阶段我才用了后,效果还是很好的。

5、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待自己改善,虽然前几个单元的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它给了我压力,我相信它也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激励我前进。我会和学生一起,不断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5

一、《小数点搬家》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数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借用小数点搬家这一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我一改计算教学的枯燥,从学生们喜欢的猜数游戏入手,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教材为主线,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半扶半放完成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0。

2、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在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让他们大胆猜想向右移动原来的数会出现什么变化。然后放手让学生与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去探索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变化规律。

3、巧设了题材,让数学到生活中去。对在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我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帮助。在个别学生说出规律后,我还让学生举例来说明,让结论变得有理有据,让全体学生有一个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曾一度出现了好多问题。首先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得比较拘谨,我想这与平日的训练及教师课上激励性的'语言较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次,整个教学设计过多地关注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缺少书面练习。以上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改进的地方。

二、《精打细算》

《精打细算》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教学重在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通过自主探索与交流,发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感受小数除法的意义。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复习除法和小数的相关知识虽然学生经历过整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但由于时间相隔太久,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知识上的遗忘;而通过复习小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探究。因此,从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来看,新课前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2、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通过创设去学生所熟悉的百佳超市和供销商场购买牛奶的场景,由此引出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突出精打细算的的主题,自然的引入小数除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小数除法的兴趣。

3、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学习知识,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算理,掌握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应对齐以及小数部分有余数添零再除的过程中,将课堂充分的交给学生,而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自己探索,组织学生相互质疑,合作讨论。但学生经过努力后,依然对小数除法算理的理解有障碍。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通过“元角分”知识和小数意义的提示,学生看到了前进的路标,快要停滞的航船再次展开风帆,破浪而行。老师此时就悄悄退居后台,欣赏学生的智慧的碰撞。

4、回归生活,巩固提高本课设计了2个练习题,第一个是果酱题,紧扣精打细算的主题,巩固刚学的知识。第二个是关于今年雪灾的开放题,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够达到爱心教育的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特别在调控课堂和深挖学生的思想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提高。

三、《谁爬得快》

在北师大的《谁爬得快》一课中,其实就是循环小数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内容很简单,可以不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解决,可是事实不是这样,在教学中,却遇到很多不同意外,还有练习未落实,我给自己总结一下自己,学会总结,或许使自己有所进步:

1、自己或许太罗嗦了,有时候话太多,导致学生厌烦,没兴趣。、

2、自己选择的例子,内容或许不新颖,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3、自己的教学心态不好,应摆正自己的心态才行,对于新教师出现疑惑和困难是难免的

4、自己对有些数学概念,整个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的系统不了解。内容前后的衔接不清楚。

四、《天平游戏(方程)》

本节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天平游戏,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让学生能利用所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在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求方程中的未知数;而现行北师大版教材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理解解方程的方法。由于第一次接触这个教材,这种设计到底怎么样,自己心里实在没底。在教学中我在两节课尝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节课按照教材设计的走,第二节课又按照以前人教版的方法,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比发现用现在的方法学生觉得浅显易懂、用起来方便。在教学过程中,刚开始几个好学生马上想到求未知数和减去一个加数的方法,但大多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的方法,而且反应灵敏的学生能用一步计算完成。学生们活动的有滋有味,从活动中悟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加上适时的点拨和归纳,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6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册数学书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明确数学课和数学作业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通过讲故事,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自己本学期应有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2、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认识本学期学习任务

请你看一看数学课本的目录,再来向大家介绍本书的内容,你能行吗?试一试吧。 了解本册课本学习内容。

二、介绍本学科的相关要求

问题1:上课前要做哪些准备?怎样爱护书本?

(一)学习用品

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放在左上角。

2、书本要包皮,不乱涂、乱划、乱写。

3、作业用铅笔写。

问题2:课堂上注意哪些纪律?在教师办公室注意哪些纪律?

(二)学习纪律

1、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慎言慎行)

2、积极发言,声音响亮,表达完整。

3、老师讲话时看老师,老师写字时看黑板。

4、预备铃响后马上回座位静候老师到来。

5、上课迟到或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6、做作业独立完成。

问题3:做作业应注意些什么?

(三)家庭作业要求

1、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

2、订正要重新写,不得在原题上改;在练习册上可以直接订正,但要换一种颜色的笔。

3、答题用铅笔,字迹工整,争取做到干净、整洁、不涂改。

4、班级姓名按照要求写在指定地方。

5、连线要用直尺,画图要用铅笔和直尺。

6、当天作业当天订正。全对直接交组长,有错订正经老师批改后交组长。

7、每天的家庭作业必须要家长检查后签字并写上完成情况。

(四)课堂作业的要求

1、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

2、认真书写,字迹工整,争取做到干净、整洁、不涂改。

3、做完一题空一行。

4、有错当天及时订正,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5、用铅笔写作业。

6、凡是请假的同学,来校之后立即补作业并及时上交。

三、听故事悟道理——介绍数学学科的学习方法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桶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桶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

小孩说:“这桶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你们说,这个小孩是不是很聪明? 重要的还在钓技。

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下面王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

1、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当学习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退缩不要抱怨,相信自己会渐渐好起来的。

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积极的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回忆的知识,如果错了或不知道了看看课本。

3、数学预习不能少。数学听不懂的重要原因就是上新课时前边学过的知识还没有弄懂或者旧知识已被遗忘了。而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准备,从而让学生能主动的听课,能带着问题听课。

4、听课要专注。人只有在专注时才能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5、课后复习要及时。课堂上学会了的知识,课后还会忘记,有时很快就忘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巩固所学知识,复习的方法是先看课本,然后再做习题,而做完作业后,归纳知识点和方法。

6、周末复习很重要。到周末,有必要对一周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四、全课小结

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愿我们班所有学生这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里,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7

本节课所教学的统计知识,是在学生对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我力争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在教学这节课时,学生已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单式、复式的观察、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中,首先我出示了姚明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画面,鼓励学生猜测:是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并上学生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结果一部分学生猜测双手投球比较远,是因为双手比一只手有力;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单手投比较远,这是因为自己喜欢打球,是在实际活动中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于是我引导学生体会要想知道哪种情形比较远,还得用数据说话。在此出示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表(让数据说话)。

其次是让学生对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回忆,进一步明确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为新知做好铺垫。然后通过例题中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数数量的统计,逐步出示单式和复式两种统计图,通过两份单式统计图的展示、比较,逐渐引导过渡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发现单式统计图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完善。

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我提出:“你能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信信息?”这时的学生兴趣很浓,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我发现时机已到,于是提出:你能绘制吗?试试看。这时我把时间和空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绘制方法。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感受到信息的同时,也发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直观地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比较。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两种数量是需要区分的,每个数量之间需要挨得近一点的,这样更便于比较数量的多少变化。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和特点。从而掌握了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以鼓励、肯定的语言激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状态,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8

数学教学已有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以来,没少听家长唠叨过,褒贬都有。虽说说的不都是自己,但是听的多了,也总觉得心理不是滋味。说的大都是孩子们的作业。

说到孩子们的作业,怎样的作业才是合理的,布置多少作业等等。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学生放学后我们给孩子留一部分作业这是合理的,但作业的量,还有层次,就是我们考虑的。如果有很多重复的作业,那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给学生造成负担,还可使学生产生厌学,甚至和老师对着,就是不写。还有的学困生完不成作业,第二天到学校抄做作业。这样以来,既没有启发学生的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起不到好的效果。

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不在少数。但是还有不少家庭把孩子看成掌上明珠,只要孩子吃好喝好,不生病就行了,对孩子的学习听之认之。一看孩子晚上作业多,就不乐意了,作为老师实在是众口难调。记得我们的学生三年级时,有天下午放学,我又向往常一样去教室给孩子们布置作业,一位老先生拦住了我,说我们的作业怎么怎么多,老先生好生厉害。我赶紧辩驳,说我作业不多呀,他说,我说的不是你得数学,我说别的……我晕。是我的问题给我说,不是我的干吗呀。但是这样的话听多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通过几年的摸索总结,自己总结了一套布置作业的方法:

(一)少

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适当的作业,每节课上,我总是针对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知识的认知规律,布置相应的作业。如:一样的作业,有些孩子必须做,有些孩子选着做,有些孩子不用做。这样以来,对所有的孩子来说,作业相应的就少了;

(二)精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精选练习题,不是把书上或资料上的习题统统抛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活

根据数学学科应有的广泛性特点,把作业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实践去探索。如:学过长方形面积之后,布置让学生测量自家的客厅有多大,看铺满客厅的地板砖需要多少块。孩子们一放学就只奔家里,进行测量和计算,第二天让学生汇报。学生们兴趣很高,家长反映也比较好。

所以,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想使孩子乐意家长满意,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就必须动一番脑子,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甚至家庭实际结合起来(为什么说家庭实际:如果你教的班的孩子大都是作生意的或是留守儿童的',作业就另论了),使孩子看的见、够的着、用的上,作到目的明确,形式多样,吸引学生乐意完成。就是我们的目的了。

四则运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但从学生的作业及单元检测情况来看,还是有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不过关,主要体现在:①顺序出错;②抄题时抄错;③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

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做到“一看(认真看题)、二画(运算顺序)、三算(认真计算)、四查(检查计算结果)”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另外,坚持每天对学生进行3-5题强化训练,力争全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9

小学四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同学一堂课35分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需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需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胜利之中。我曾经教过郑煊,他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他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身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假如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身觉得有希望,尝到胜利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果就要适时的褒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身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胜利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协助他们。自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同学讲课时不论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同学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同学,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同学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10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发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1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12

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得“快乐”的海洋

李瑛

为了更好的体现“24字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上,学生学习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一单元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这样一节复习课。

课后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得快乐的海洋。快乐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体会,他可以使人获得愉悦的心情,更大限度的投身工作和学习中。在本节课中学生获得的快乐是很重要的:

⑴比赛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任何人都希望在比赛中战胜别人,获得胜利,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同桌比赛、小组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不断体会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感受数学课堂的无穷魅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说让学生获得这种乐趣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教师设计几个环节就行,何乐而不为呢?

⑵发现规律获取知识的快乐。这一快乐体会已经不是初级、表面的快乐,而是更深一个层次的体会。它要求学生对快乐的进一步理解,感受到发现知识获取规律给自身带来的乐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使之获得情感态度上的满足。

⑶彼此合作交流想法获得的快乐。“24字教学模式”提倡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来了乐趣,他们的学习是多方面的交流,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体验交流与合作的乐趣。

⑷赢得老师之后的“疯狂”快乐。学生想和学生比赛,赢了之后感觉很高兴;学生也很想与老师进行比赛,那种赢了老师之后的快乐真有点“歇斯底里”。在本节课上,我让发现规律的.学生走出位置向老师挑战,有一位学生来到我的身边,说要和我比赛,我欣然接受。比赛的过程很短暂,他似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结果正如他所料,他获得了胜利,我表扬了他。那一瞬间,他跳了起来:“耶!我赢了李老师!!”那种声音接近“疯狂”,我感受到了他的体会。在他的心理:老师是很厉害的,赢了老师是很了不起的事。(那位学生在班级里属于中下水平。)而这一点也是我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课堂是学生和老师交流的主阵地,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何不多想一些“诡计”让学生“中”,让他们感受到课堂带来的快乐,进而能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虽然他们也清楚赢老师并不会那么容易,我想这种“温柔的陷阱”还是有其意想不到的“魔力”的。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13

在教学中,我长期又细心地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有个学生非常聪明。就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就用专题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什么。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14

教材简析:

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起,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首先让学生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

基于这样的教学重点,我在设计时,是这样去做的:

1、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只是关注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将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探索和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提炼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视对策略的体验,而不只是关注策略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应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问题的解法和结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

学生在反复比较中形成策略,在应用中体验策略。由“原来的'不知道该如何整理”到“自觉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我看到了论坛上,大家给我提出来的建议,我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

1、想把题当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全部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以感觉课堂上重点不是很突出。

2、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针对性的评价比较少。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平均数意义,会求平均数;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通过对这个单元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体会学平均数的必要性。

平均数是表示数据集中程度的特征数。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数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直接呈现概念引出平均数,而是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学平均数的必要性。

2、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事物发生可能性的体验。

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不可能发生,还要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些,有的可能性小些。如在“猜一猜”中,安排了“转盘”和“抛图钉”两试验活动。设计这些试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测—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对事物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直观体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学生首先猜测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自己的猜测进行比较。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最初猜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这将促进他们主动修自己的错误经验。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15

教数学这么多年,我一直有个困惑:不管带哪届孩子,我都是花更多的心思去关注并帮助看似弱势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让给他们,课堂作业时巡视的时间挤给他们,批改作业的大部分精力投给他们,甚至因为他们可能再听一次就会懂,不惜占用课堂时间反复地讲给他们听。可不管怎样努力,结果总是令我大失所望,知识掌握仍是含含糊糊,作业仍是错误百出,成绩自然一塌糊涂。

我百思不得其解,逐渐以为班容量的不断扩大、家长素质客观偏低(本班家长96%无稳定职业,多数以打工为生,普遍知识水平偏低)而新课程所安排的课时又没有辅差时间,这是班内不断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出现学困生不足为奇,但一次体育课中孩子们的表现却深深触动了我:

一次体育课,突然获知体育老师请假不在,孩子们个个像霜打的茄子——焉了。看着他们失望的神情,我索性自荐当一回体育老师,带着孩子们做准备活动、游戏、练武术……在朝气蓬勃的快乐气氛中我发现竟没有一个孩子掉队。游戏中他们是那么团结努力,做动作时虽然参差不齐,却看得出他们每一个都在力求做得标准……

为什么所有的孩子在体育课中表现得那么优秀?在百思不得其解中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给了我启发。书中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节,苏氏的观点令我茅塞顿开。苏氏认为“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他告诫我们要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个别对待。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想要做到这点,就要做到:

1、看到差异。

差异存在我们的身边,学生间的差异并没有随着分到一个班级智力、体力、脑力、思维、心理、思想等代表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要素而同一到一个水平线上,相反,坐在一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作为教师必须首先承认这种差异,,承认个体之间的巨大差距,把学生都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待进步的人,这是做好教育的起点。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课堂中教师的讲授一般适合普通学生学习的需要,既没有充分考虑“吃不饱”的,又没有体现到“吃不了”的,最后照顾到只是教室里那几个默默不得语的普通学生。打破“一视同仁”做法做好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帕夫雷什中学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数学课的分组辅导的教学,不但充分尊重了个体间的差异,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个体中所蕴涵的巨大的学习潜力和人格力量。

3、做到有效激励。

课堂中学习方面的激励方法很多,苏氏提到的这种分组辅导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学习曙光的激励,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质和力量。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对学生人格的关注,对人格方面的激励成为获得有效激励效果的捷径,特别对那些试图捣乱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是把学生看作活的、有血有肉的.有生命的个体,教师应充分尊重这样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并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因这些差异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作为激励学生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尊重感的实现。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发掘学生进步的起点并及时给予满足,特别是在脑力劳动方面获得进步。

领会到这里我也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在数学课堂和体育课堂迥然不同表现的原因了:

1、体育课与数学课课堂形式不同

体育课更多是用形象直观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而数学课要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来探究发现新的数学知识,而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我也关注在课堂的设计中力求做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但在更多时候却被我“想当然”地设计在同一起跑线上,统一提出要求。对于这些挂在统一高度的“苹果”,有的孩子踮起脚张嘴就能咬到,而有的孩子却使劲跳也够不着。长此以往,这些“够不着”的孩子不掉队倒不正常了。体育课中孩子们的表现启发我:设计起点低一点,要求具体一点,孩子们的收获就会多一点。

2、学科教学目标不同决定着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所承载的压力不同,而压力的不同直接影响教师的心态不同。

相对于只是考察课的体育课来说,数学课却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统一考试。考试的结果不仅是学生学期学习的总结,更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教师的价值很多时候就在这个依据中被认可或否定。所以,过重的思想压力让更多的老师缺乏了更多的耐心。殊不知正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我们的后进生越“补”越糟。

一个走在探索路中的学习者,只有多给自己阅读的时间,多让自己博览众长,我们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多做一些改进和创新,用我们的智慧使教育更具有魅力!